当我安装一个端口时,我经常会看到一个菜单屏幕来选择配置选项。如果我要安装一个有很多依赖项的非常大的包,那将非常不方便。是否有用于接受所有此类提示的默认答案的 make 标志?
我主要在 FreeBSD 上使用软件包,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都适合我。但是,有些不适合我,例如vim
不包含图形gvim
.
没问题。我可以改为安装端口,使用portmaster editors/vim
并选择该GTK2
选项。这工作正常。
但是,当我运行pkg upgrade
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以下信息:
Reinstalling vim-7.4.110_3 (options changed)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是什么赋予了?我没有更改任何选项,也没有新版本(也没有在端口中)。是否将我安装的端口与没有的远程版本进行比较GTK2
?
当然我可以让它pkg upgrade
完成它的工作并在之后再次安装端口,但这是愚蠢的。更新包和端口组合的推荐方法是什么?
在 10.1-RELEASE 的升级过程中,系统提示我:
Installing updates...
Completing this upgrade requires removing old shared object files.
Please rebuild all installed 3rd party software (e.g., programs
installed from the ports tree) and then run "/usr/sbin/freebsd-update install"
again to finish installing updates.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有没有办法快速重建我的所有端口?也许埋在 portmaster 的巨大手册页中?我自己找不到……
我有一个无头 FreeBSD 服务器,其中某个端口安装了大量与 X11 相关的软件包。我想找出这些端口是什么,以便我可以摆脱不需要的 X 相关软件包。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似乎 FreeBSD 端口树正忙于从 pkg-config 过渡到 pkgconf。http://www.mail-archive.com/freebsd-ports-announce@freebsd.org/msg00018.html
作为最终用户,我首先认为这不会影响我,并且像 portmaster 这样的工具会处理任何过渡。然而今天,常规portmaster -a
给出了以下问题:
sudo portmaster -a
===>>> Gathering distinfo list for installed ports
===>>> Starting check of installed ports for available updates
===>>> The devel/pkg-config port moved to devel/pkgconf
===>>> Reason: pkg-config has been replace by pkgconf
===>>> Launching child to reinstall pkg-config-0.25_1
===>>> All >> pkg-config-0.25_1 (1/1)
===>>> The devel/pkg-config port moved to devel/pkgconf
===>>> Reason: pkg-config has been replace by pkgconf
===>>> Port directory: /usr/ports/devel/pkgconf
===>>> Launching 'make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如何将所有FreeBSD distfiles下载到 /usr/ports/distfiles 以便我可以离线使用它们?我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下载。
我记得读过如何做到这一点(可能在手册中),但我似乎再也找不到了。
在 FreeBSD 上,自从我openssl
明确安装后,当我安装大多数需要的端口时,我收到以下消息openssl
:
/!\ WARNING /!\
You have security/openssl installed but do not have DEFAULT_VERSIONS+=ssl=openssl set in your make.conf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由于我对 FreeBSD 还很陌生,我想知道消息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采用我的配置来摆脱它。
FreeBSD 10 是第一个以 Clang 作为默认基础编译器正式发布的版本。
大多数端口,除非特别标记,现在使用基本(“预安装”)clang 进行编译。
但是clang的开发速度比较快,所以base里面的clang版本经常会过时——不仅要等clang导入base,还要从base( make world
)重新编译安装它; 对于更有进取心的操作员来说,另一种选择是浏览源代码树并尝试重建和重新安装只是 clang。
只使用 lang/clangXX 下端口中的 clang 版本会容易得多。安装它很容易,但是如何修改端口基础结构以使用该安装的 clang 而不是基本的 clang 安装?
PC-BSD 团队面临的最终导致他们废弃 PBI 并返回端口的详细的具体技术/组织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编译和打包困难吗?是因为他们创建的硬链接有问题吗?还是因为收集依赖项并一起编译的工作量很大?
我很好奇为什么创建软件的同一个团队(比如GNUCash)花时间和精力为 Windows 提供一个独立的版本,而 *NIX 留给编译器/安装程序。
我不是在问为什么端口和库是好的(简单的安全升级,...)。我也不是询问软件包与 Windows 的偏好或意见,只是导致废弃 PBI 的技术原因。我特别问为什么PBI(0install,NixOS)的路线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被广泛采用。
我查看了 /var/log/ 但没有任何记录端口日志的日志文件,我只是发现这个人在其他论坛上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并得到了一个说明没有这样的文件的答案。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应该如何阅读错误消息?更多?
bsd-ports ×10
freebsd ×10
dependencies ×2
compiler ×1
openssl ×1
pc-bsd ×1
pkg-config ×1
repository ×1
upgrad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