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 的重要性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但在 MySQL 使用 CPU 时,关于内核和多线程重要性的资料要少得多。我说的是在 4cores vs 6cores vs 8cores 上运行 MySQL 的区别等等。
不同的存储引擎使用 CPU 的方式不同吗?
我想针对其他一些分支(例如 Percona 服务器、MariaDB 以及可能的其他分支)对 MySQL 服务器 rpm 进行性能测试(又名烘焙)。我希望通过提出这个问题,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设置适当性能测试背后的方法。我计划使用 sysbench 来运行我的实际测试,但我对任何事情都持开放态度。
我读过一篇文章,提到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该语句实现每秒 60,000 次插入,该LOAD DATA IN FILE语句从 csv 文件中读取并将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
为什么它应该与普通刀片不同?
编辑:
我通过只调用一个INSERT语句来减少往返:
INSERT INTO tblname
VALUES (NULL,2,'some text here0'),(NULL,2,'some text here1')
,(NULL,2,'some text here2'),(NULL,2,'some text here3')
.....,(NULL,2,'some text here300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那这个呢?
在 MySQL 中打开和关闭数据库连接(对于 Web 应用程序)的 CPU 密集程度如何
在我的一个生产环境中,我们有两个实例在 RedHat 集群上运行,其中一个生产实例与该集群关联。
我们有 125G 主内存,24G InnoDB 缓冲池被 instance1 占用,12G 被 instance2 占用,这与 RedHat 集群无关。数据和事务日志都位于具有 ext3 文件系统的 LVM 磁盘分区上。
为了提高性能和更好的 I/O 吞吐量,我决定更改innodb_flush_method为O_DIRECT.
参考 MySQL 文档:
InnoDB 数据和日志文件位于 SAN 上,我们发现设置
innodb_flush_method为O_DIRECT会使简单SELECT语句的性能降低三倍。
提到高性能 MySQL Ver 2 和 3,它表示 InnoDB 开发人员发现使用innodb_flush_method=O_DSYNC. O_SYNCandO_DSYNC类似于fsync()and fdatasync():O_SYNC同步数据和元数据,而O_DSYNC只同步数据。
如果这一切看起来像是没有建议的很多解释,那么建议如下:
如果您使用类 Unix 操作系统并且您的 RAID 控制器具有电池供电的写入缓存,我们建议您使用
O_DIRECT. 如果没有,O_DIRECT根据您的应用程序,默认值或可能是最佳选择。
通过谷歌搜索,我得到了这个基准报告:on O_DSYNCvsO_DIRECT
基准报告: ==================== 1B …
我正在使用 MySQL-5.1.50 和主从复制设置。
大多数情况下,slave 落后于 master。
当我运行时show processlist;,没有需要很长时间的查询。我也启用slow_log了。但是,它没有发现任何运行缓慢的查询。
从站不断发出警报,指出复制落后于主站几秒钟。有时,滞后时间会增加。
如何诊断问题的原因?
我需要紧急帮助,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 20 天。
您好,我正在运行最新版本的 Percona Server。
服务器版本:5.5.24-55 Percona Server (GPL),26.0 版
我有一个10个cpu的盒子有这些特点。
processor : 0
vendor_id : AuthenticAMD
cpu family : 16
model : 9
model name : AMD Opteron(tm) Processor 6128
stepping : 1
microcode : 0x10000d9
cpu MHz : 800.000
cache size : 512 KB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它具有 SSD 和 64GB 的 RAM。Innodb 大约为 10GB,因此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设置为 10GB。
我有一张如下表:
create table TODAY
( symbol_id integer not null
, openp decimal(10,4)
, high decimal(10,4)
, low decimal(10,4)
, last decimal(10,4) not null
, volume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my.cnf(5.5 和 5.1 是一样的):
back_log=200
max_connections=512
max_connect_errors=999999
key_buffer=512M
max_allowed_packet=8M
table_cache=512
sort_buffer=8M
read_buffer_size=8M
thread_cache=8
thread_concurrency=4
myisam_sort_buffer_size=128M
interactive_timeout=28800
wait_timeout=720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mysql 5.5:
..mysql5.5/bin/mysqlslap -a --concurrency=10 --number-of-queries 5000
--iterations=5 -S /tmp/mysql_5.5.sock --engine=innodb
Benchmark
Running for engine innodb
Average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5.156 seconds
Min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5.031 seconds
Max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15.296 seconds
Number of clients running queries: 10
Average number of queries per client: 50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mysql5.1:
..mysql5.5/bin/mysqlslap -a --concurrency=1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在我的工作站上运行 MySQL 5.5 服务器以进行科学数据分析,并想知道如何配置 MySQL 以便在性能方面发挥最大作用。我通常运行的查询类型涉及 10-20 个表的连接,并且可以运行很长时间,一到几分钟也不例外。只有极少数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最多 5 个)。我将服务器从具有 2.2 GHz 双核和 4 GB RAM 的联想 Thinkpad T61 移动到以下带有手工选择组件的全新机器:
第一次测试(在两台机器上运行相同的查询)显示新机器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查询仍然需要很多时间,我原以为会有更多的提升。有问题的查询得到了相当好的优化,即所有表都有适当的键,这些键也被用作“解释扩展”。
现在到我当前的 MySQL 设置:首先我应该提到我很久以前从 MyISAM 转移到 Innodb。
我的一些 my.ini 调整(即偏离默认设置):
# Maximum size for internal (in-memory) temporary tables. If a table
# grows larger than this value, it is automatically converted to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