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以解释该exit
命令在 Unix 终端中的工作原理吗?
搜索man exit
并which exit
没有帮助,我遇到了以下问题。
在我的新 Red Hat 系统上安装 Anaconda 和 PyCharm 的附加软件包后,我注意到每当我打电话exit
退出终端会话时,我都会收到一系列错误,然后终端按预期退出。这些错误似乎表明我的调用exit
正在触发调用rm ~/anaconda3/.../
and rm ~/PyCharm/....
,从而导致错误。所有目录似乎也是我为这些程序(即 numpy)下载的包的位置,见下文。
$ exit
rm: cannot remove ‘~/anaconda3/lib/python3.5/site-packages/numpy/core’: Is a directory
...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解决
在我的~/.bash_logout
文件中,有一行
find ~ -xdev ( -name *~ -o -name .*~ -o -name core ) -exec \rm '{}' \;
注释掉这一行停止了错误消息。它似乎搜索并删除所有临时文件。但它也会尝试查找其中包含“core”一词的目录,并将其也删除。这是系统中的预设。
在 Linux 发行版中,一些软件包会创建用户帐户。
如何确定哪个包创建了给定用户?
我想专门了解 Fedora 和 Ubuntu,但欢迎其他发行版的答案。
当从 NetApp 文件管理器挂载 CIFS 文件系统并将几千兆字节的文件复制到其中时,复制过程经常会连续数分钟挂起。内核将消息写入系统日志,例如:
Nov 15 14:03:15 myclient kernel: [173570.048387] CIFS VFS: sends on sock ffff88003a2d4000 stuck for 15 seconds
Nov 15 14:03:15 myclient kernel: [173570.049115] CIFS VFS: Error -11 sending data on socket to server
Nov 15 19:01:22 myclient kernel: [191466.594088] CIFS VFS: Server myfileserver has not responded in 120 seconds. Reconnecting...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在写简历之前,最后一条消息实际上可能会重复。当进程挂起时,它不能被杀死;即使尝试重新启动机器也会挂起。
服务器是NetApp,我还不知道它的规格。客户端是两台 Ubuntu 14.04 LTS 机器,其中一台是虚拟的(两者都发生)。它们的内核分别是 version3.5.0-54-generic
和3.13.0-68-generic
。
我有三个问题。
我的 fstab 条目如下所示(匿名):
//myfileserver/path/to/mydirectory /mnt/mydirectory cifs credentials=mycredentialsfile,rw,sec=ntlmv2,forceuid,forcegid,file_mode=0644,dir_mode=0755,noserverino,nounix,user,noauto 0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们的一台 Ubuntu 18.04 主机被捕获了 12 GB 的*.journal
文件,远远超出了预期。为了弄清楚它们是否值得保留,我跑了
journalctl --file $f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每个早于今天的文件;这总是导致Failed to open files
或--- No entries ---
。
我得出这样的文件是垃圾并且可以丢弃的结论是否正确?
如果是的话,它们为何存在?支持的清理方法是什么?是否值得定期检查系统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