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foo.tbz2在目录中有一个文件。我想tar从存档中提取文件,但到不同的目录。似乎bunzip2只会将存档解压缩到与存档相同的目录。
这有效,但我想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cd /another/directory
bunzip2 -k /original/directory/foo.tbz2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必须(按脚本)截取窗口的屏幕截图,其中一些可能被其他窗口部分或完全隐藏。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截图是没有用的,我宁愿打印警告。
不幸的是,我无法使用窗口管理器来打印甚至隐藏或最小化的窗口——我一直在使用旧的 KDE。
我可以使用例如xwininfo -id <windowid> | grep "Map State"来确定窗口IsViewable(这基本上意味着标准屏幕截图工具不会抱怨),但我似乎无法弄清楚如何确定窗口是否与其他窗口重叠以及它有多少(然后我可以打印警告,例如,小于 50% 的窗口可见)。
(因为我实际上正在尝试解决它,因为我不相信它存在,当然,如果有人向我指出一个简单的方法,例如“虚拟重绘”窗口,以便屏幕截图是值得的,我当然不会抱怨......)
我必须将 PDF 文档发送给专业印刷公司。该公司反馈了一些评论,其中包括一些文本应该如何套印、一些徽标已采用 RGB 而不是 CMYK 以及一些图片的分辨率太差。
文件很大,并且有时会无意中恢复设置,准备好最终文档的来回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我希望能够在发送 PDF 文件之前检查它们。
我怎样才能在 GNU/Linux 下轻松地自己执行此类检查?
假设我有一个带有单个分区的驱动器。出于某种原因,我决定使用fdisk. 我创建多个分区,然后写入分区表,然后退出fdisk。此时内核仍然不知道新的分区表:初始分区仍然通过 NFS 挂载,之前只是“延迟卸载”(umount -l)fdisk,因此触发了“设备或资源繁忙”错误。
现在我改变主意,fdisk再次启动,然后将所有分区合并为一个分区,与一开始完全一样。然后我又写了分区表, exit fdisk,内核仍然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最后,我rm -rf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磁盘上,然后复制一些新的数据就可以了。
问题是:下次重新启动时会发生什么,当内核将看到“新”(但与以前相同)分区表时?系统会直接读取数据吗?
pdf ×2
software-rec ×2
alternatives ×1
bzip2 ×1
command-line ×1
data ×1
directory ×1
fdisk ×1
partition ×1
poppler ×1
printing ×1
screenshot ×1
x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