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探索通过 VirtualBox 学习和了解 Linux 系统,并决定将它作为我的主要操作系统并将其安装在我的硬盘上。我有许多文件、包和设置(例如对 .bashrc 的更改),当我将它们直接安装到我的 HDD 时,我想将它们带过来,那么我该怎么做呢?另外,现在我正在运行 Ubuntu,如果我决定切换到类似的 Debian 或 RPM,基于 RHEL 的发行版,它会是相同的过程吗?如果有的话,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如果我想在 btrfs 中使用哪些命令:
如果我想在 LVM 中使用哪些命令:
鉴于 Windows 10 很可能会擦除我的 Linux EFI 启动项,请参阅此处答案后的评论:
如果您设法让 Windows 启动一次,Windows 10 通常会“自我修复”其固件启动项。在此过程中,如果固件中(即列表中
efibootmgr)不存在现有的Windows启动项,它通常会侵占Boot0000自己,无论它是否已经在使用中。
我想之前备份我的 EFI 启动项,这样即使 Windows 10 擦除了它,我也可以轻松恢复它。
似乎没有现有的工具可以做到这一点,尽管https://github.com/rhboot/efibootmgr/issues/10提到了efivar实用程序,但需要一些手动过程。但是,我找不到该方向的任何进一步信息。
因此就有了这个问题。或者,如果我有这样的 EFI 启动条目:
Boot0000* debian HD(13,GPT,007a058a-8e5e-45df-8d97-6575b66b5355,0x1afa9000,0x113000)/File(\EFI\debian\grubx64.efi)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下次如何重新创建?
在对几个目录执行备份后,如下所示:
# duplicity\
--exclude /home/user/Documents/test1/file\
--include /home/user/Documents/test1\
--include /tmp/test2\
--exclude '**'\
/ file:///home/user/Backup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想通过删除备份的目录来测试恢复的工作方式:
# rm -rf /home/user/Documents/test1 /tmp/test2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然后,恢复备份,
# duplicity file:///home/user/Backup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但我得到了错误,
Restore destination directory / already exists.
Will not overwrite.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因此,即使这些包含文件夹的目的地已被清除,我似乎无法在不清空根文件夹的情况下恢复到原始目的地。
有没有比将其恢复到另一个位置然后一个一个地移动每个文件夹更好的方法?
# duplicity --file-to-restore home/user/Documents/test1 file:///home/user/Backup /home/user/Restore1
# mv /home/user/Restore1/home/user/Documents/test1 /home/user/Documents/test1
# duplicity --file-to-restore tmp/test2 file:///home/user/Backup /home/user/Restore2
# mv /home/user/Restore2/tmp/test2 /tmp/test2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哪些 Linux 工具有助于备份和恢复 IMAP 邮件帐户,包括所有邮件和子文件夹?
我希望大型 IMAP 帐户断开连接,因为
该软件应该能够在任何中断后重新连接并继续工作。对于重复备份,使用增量备份并在 cron 作业中运行备份脚本可能非常方便。
我想使用duplicity.
因此,我创建根目录的备份/,但不包括/proc,/sys,/tmp,和/mnt。
但是,尝试将备份还原到根目录时,出现以下错误:
Restore destination directory / already exists.
Will not overwrite.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将--force选项添加到命令后,我收到一系列[Errno 17]错误,指出各种文件已经存在。
是否要恢复duplicity备份,目标文件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将恢复解压到临时目录?然后由用户来合并备份数据和现有系统?
我正在考虑执行 Clonezilla 备份并想知道选择哪种备份模式。一般来说,Clonezilla 提供以下备份选项:
对应的还原方式有两种:
我正在寻找的是这两种选择的混合体。我希望能够在完全失败的情况下恢复特定分区和恢复我的完整硬盘驱动器。Clonezilla 是否支持这种开箱即用的恢复途径?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此的官方文档。我找到的唯一参考是2010年的邮件列表讨论,它指向imgconvert,这是一个自定义脚本,可以将磁盘映像转换为分区映像。不幸的是,我不知道这个脚本是否仍然有效。毕竟已经5岁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在这里询问是否有人对 Clonezilla 的这个用例有任何经验,并且可以担保这个解决方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案,就此而言)。
我对 Arch Linux 比较陌生,我非常喜欢它的滚动发布概念。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在通过 进行系统更新之前pacman -Syu,我想创建一个还原点,以便如果我的系统更新失败,我可以回到我的计算机在尝试系统更新之前所处的最后一个良好状态。
这是因为有一次,当我pacman -Syu在 Arch 安装上进行安装时,它使我的系统崩溃并且无法启动。它发生在我的计算机上仍然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必要文件的时候,所以我进行了全新安装。但是现在我有点慢慢地建立了一个我喜欢的系统,我不想从头开始重新安装它,如果系统更新破坏了它,我又做了我已经做过的所有事情。使用还原点,我很可能可以还原我的计算机,而无需重新安装所有内容。
那么,我如何在 Arch linux 中创建和使用还原点?
似乎通常将快照称为只读。(在创建快照,然后对主卷进行一些实验,然后通过将快照“合并”到主卷中来恢复旧状态的场景。)
LVM 中是否有替代方案?即,人们甚至不希望临时实验在主卷中可见,因此创建一个“临时”快照,使其可写,在该“分支”中进行实验,然后丢弃快照(或者如果对结果感到满意,可以合并它)?
如果 LVM 中可以写快照,那么将修改后的快照合并到也有一些不同修改的主卷时会发生什么?
(顺便说一句,默认情况下 btrfs 快照似乎是可写的,因此这种情况在 btrfs 中似乎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