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了解,Linux 中交换分区的目的是从 RAM 中释放一些“不经常访问”的信息,并将其移动到硬盘驱动器上的特定分区(代价是读取或写入速度变慢)到),本质上允许主动应用程序更多的“高速内存”。
这非常适合当您使用的是 RAM 量较小的机器并且不想在用完时遇到问题时。但是,如果您的系统有16 GB或32 GB的 RAM,并且假设您没有为 StackExchange 运行 MySQL 数据库或在 Linux 中编辑 1080p 全长电影,是否应该使用交换分区?
memory swap
memory ×1
swa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