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_*ett 27
与现代双通道和三通道布置一样,内存确实(在某些系统中仍然如此)需要成对安装,甚至需要四个一组安装。例如,在为 286 和 386SX 处理器设计的主板中,8 位 SIMM(实际上通常是 9 位,带有用于错误检测的额外奇偶校验位)成对安装以匹配 CPU 的 16 位数据总线。这意味着处理器可以在一个请求而不是两个请求中请求并获得其完整的数据总线。类似地,带有 32 位数据总线的 386DX 或 486 需要 4 个 8 位或 9 位宽的模块(尽管只有一个 32/36 位模块)。
那些年龄足够大的人(即我)会记住 30 针 SIMM(8 和 9 位模块)和 72 针 SIMM(32/36 位模块)。
当“奔腾级”英特尔 CPU 出现时,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 64 位数据总线,以提高将数据移入其内部缓存的速度(尽管它们的核心是 32 位进程,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本地处理) 32 位块或更小的数据),我们再次开始必须将 72 针(32 或 36 位)SIMM 加倍以保持外部总线供电。
DIMM 提供 64 位数据路径,因此对于具有 64 位数据总线的处理器,由于这些原因不需要加倍。不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处理器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内存。过去,内存控制器必须在 RAM 中建立等待状态,以便处理器不会错过来得太快的消息,但如今 CPU 处理数据的速度比 RAM 处理数据的速度要快得多(因此需要CPU 本身上有很多更快但更昂贵的缓存)。这就是双通道和三通道内存控制器选项的用武之地——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可以一次从两个或多个模块请求数据,以尝试跟上处理器的需求。在“理想”条件下(CPU 依次通过 RAM,
一个相关的旁白:使处理器成为“x”位处理器的原因在于它如何在内部处理数据,而不是它如何与外部组件通信。因此,386SX(具有 16 位数据总线、24 位地址总线和 32 位内部结构)和 Pentium(64 位数据总线、32 位地址总线和主要是 32 位内部结构)都被认为是 32 位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