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_*nko 21
WiFi 系统使用两种主要的无线电传输技术。
802.11b (<=11 Mbps):802.11b 无线电链路使用称为互补编码键控 ( CCK )的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比特流使用特殊编码进行处理,然后使用正交相移键控 ( QPSK )进行调制。
802.11a 和 g (<=54 Mbps):802.11a 和 g 系统使用 64 通道正交频分复用 ( OFDM )。在OFDM调制系统中,可用的无线电频带被划分为多个子信道,并且在每个子信道上发送一些比特。发射器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 ( BPSK )、正交相移键控 ( QPSK ) 或两级正交幅度调制之一(16 或 64-QAM)对 64 个子载波上的比特流进行编码。一些传输的信息是冗余的,因此接收器不必接收所有子载波来重构信息。
最初的 802.11 规范还包括一个跳频扩频 ( FHSS ) 选项,但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放弃。
Mok*_*bai 18
通常,我认为数据是使用某种形式的QPSK或类似方法调制的,它们远远超出了 AM 或 FM 调制等简单机制。
本质上,您有一个载波,数据由另一个以不同相位工作的波传输到载波以表示不同的二进制代码。这允许一次传输多于一位,从而增加有效带宽。
如下所示,使用 QPSK,您可以在载波周围有四个相位,每个相位表示一个位对。
通过使用更多相位,您可以增加每个相位差表示的位数,但代价是增加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复杂性。
您甚至可以混合调幅以及相移键控,这再次增加了带宽。然后,您可以有效地测试幅度水平和相位差,以确定给定信号的位模式。这被称为正交幅度调制(QAM),下图中的每个“点”将代表不同的位模式,例如 (000)、(001)、(011) 等,以便为每个信号传输 3 位调制模式:
Spi*_*iff 18
Matt Jenkins 和 Mokubai 的回答就他们而言是正确和有帮助的,但他们遗漏了一些东西,这些评论不适合评论框。
jrtc27 的问题询问了 AM(调幅)和 FM(调频),但重要的是要了解 AM 和 FM,以及鲜为人知的 PM(相位调制)都是模拟调制方案。例如,要通过幅度调制发送数字信号,您必须决定幅度电平的什么变化表示“1”位,什么变化表示“0”位。另一种说法是说你要[K] 关闭什么样的[A]mplitude [S]hift 来知道什么时候传输的是1 或0 位。当你这样做时,它被称为“幅移键控”(ASK)而不是 AM。同样,数字 FM 称为“频移键控”(FSK),数字 PM 称为相移键控(PSK)。
IEEE 802.11-1997 定义了 3 个不同的物理层:漫红外 (DFIr)、跳频扩频 (FHSS) 和直接序列扩频 (DSSS),其中只有 DSSS 在当今市场上幸存下来。802.11-1997 的 DSSS 方案将差分二进制 PSK (DBPSK) 用于每秒 1 兆比特的数据速率,将差分正交 PSK (DQPSK) 用于 2 mbps 数据速率。802.11b 于 1999 年为 5.5 和 11 mbps 数据速率添加了补码键控 (CCK) 调制方案。
Matt 和 Mokubai 提到一些更现代的数据速率使用正交幅度调制或 QAM。知道 QAM 是 PSK(特别是 Quad-PSK)和 ASK 的组合会很有帮助。通过同时观察相位和幅度的变化,您可以在传输中的每个移位传输多位数据。这些传输特性的变化被称为“符号”,使用 QAM,您可以为每个符号传达几个比特。
还有其他无线电传输方案经常与调制方案一起被提及,但实际上是与调制方案不同的概念。FHSS、DSSS、OFDM 和 MIMO 等实际上并不是调制方案。在 FHSS、DSSS、OFDM 和 MIMO 下方,您会发现使用了前面提到的数字调制方案(*SK 方案和 Q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