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图绘制datetime.time值的直方图.将这些值离散化为五分钟切片.列表中的数据如下所示:
['17:15:00','18:20:00','17:15:00','13:10:00','17:45:00','18:20:00']
我想绘制直方图或某种形式的分布图,以便可以轻松检查每次出现的次数.
NB.鉴于每次都是离散的.直方图中的最大二进制数为288 =(60/5*24)
我看过matplotlib.pyplot.hist.但是需要某种连续的标量
我在R中有一个SVM,我现在想绘制这台机器的分类空间.我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一些例子,但我似乎无法理解它们.
我的R脚本如下:
library(e1071)
day_of_week <- c(0,1,2,3,4,5,6)
holiday <- factor( c(T, F, F, F, F, F, T) )
model <- svm(day_of_week, holiday)
plot(model, day_of_week, holiday)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无法让plot命令工作.我想要一个像这样的图表http://bm2.genes.nig.ac.jp/RGM2/R_current/library/e1071/man/images/plot.svm_001.png
我有一个简单的 python Bottle 应用程序,它将 SSE 事件发送到 JavaScript 侦听器。
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刷新或页面返回等“消失”之前,这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由于应用程序中的事件先被传送,然后从内部队列中删除,所以当服务器尝试将它们发送到不再存在的客户端时,一两个事件就会丢失。
我不希望事件丢失,但我目前找不到一种方法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我计划改用 Web 套接字并使用事件确认模型来解决问题,除非我可以使用 SSE 来防止事件以这种方式丢失。
在我看来,SEE 可能不是为我考虑的特定用例而设计的。
这是我正在使用的代码:
@route('/stream/events')
def event_stream():
response.content_type = 'text/event-stream'
response.cache_control = 'no-cache'
# Set client-side auto-reconnect timeout, ms.
yield 'retry: 1000\n\n'
while True:
event = event_queue.get()
logging.debug("Received event from hal: %s", event)
yield "data: " + json.dumps(event) + "\n\n"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可以在此处找到我的问题解决方案的链接。它使用弱引用来“检测”客户端何时离开,以及每个 SEE 连接的单独队列:http://blog.jason.spashett.com/python-bottle-server-side-events-one-way-to -handle-client-disconnec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