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研究是否可以根据编码风格自动计算学生代码的得分.这包括避免重复代码,注释掉代码,变量命名错误等等.
我们正在尝试根据过去学期的作文分数(从1-3开始)学习,这很好地导致了有监督的学习.基本思想是我们从学生的提交中提取特征,并创建feature_vector,然后使用scikit-learn通过逻辑回归运行它.我们还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在特征向量上运行PCA以减少维数.
我们的分类器只是猜测最频繁的类,即2分.我相信这是因为我们的功能无论如何都不能预测.有监督的学习算法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来猜测优势类?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吗?
我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功能不具备预测性,有没有办法确定"好"的功能是什么?(好的,我的意思是可辨别的或预测性的).
注意:作为一项辅助实验,我们通过对已经评分的读者成绩分配测试了过去成绩的一致性.只有55%的人给出了相同的项目成分(1-3).这可能意味着这个数据集根本无法归类,因为人类甚至无法进行一致评分.关于其他想法的任何提示?或者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
功能包括:重复代码行数,平均函数长度,1个字符变量数,包含注释掉代码的行数,最大行长度,未使用导入计数,未使用变量,未使用参数.还有一些...我们将所有功能可视化,并发现虽然平均值与分数相关,但变化非常大(不太有希望).
编辑:我们项目的范围:我们只是试图从一个特定项目(给出骨架代码)中学习.我们还不需要概括.
statistics machine-learning feature-extraction feature-selection supervised-learning
statistic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