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ash脚本中,我想做类似的事情:
app1 &
pidApp1=$!
app2 &
pidApp2=$1
timeout 60 wait $pidApp1 $pidApp2
kill -9 $pidApp1 $pidApp2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即,在后台启动两个应用程序,并给他们60秒完成他们的工作.然后,如果他们没有在那段时间内完成,就杀了他们.
不幸的是,上面的代码不起作用,因为它timeout是一个可执行文件,而它wait是一个shell命令.我尝试将其更改为:
timeout 60 bash -c wait $pidApp1 $pidApp2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但是这仍然不起作用,因为wait只能在同一个shell中启动的PID上调用.
有任何想法吗?
来自C/Python/Java背景,我无法理解一些R语法,其中文字看起来像变量,但似乎表现得像字符串.例如:
library(ggplot2)
library("ggplot2")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这两条线的行为相当.但是,我希望第一行的意思是"加载名称存储在ggplot2变量中的库"并给出类似的错误object 'ggplot2' not found.
说到ggplot2:
ggplot(data, aes(factor(arrivalRate), responseTime, fill=factor(mode))) +
geom_violin(trim=FALSE, position=dodge)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变量arrivalRate,responseTime并且mode不存在,但不知何故[R知道找一找里面data的数据帧.我假设aes实际上接收字符串,然后使用类似的东西进行处理eval.
R如何解析代码,最终将一些文字解释为字符串?
我想用gprof来配置一个守护进程.我的守护进程使用第三方库,它使用它来注册一些回调,然后调用一个main永不返回的函数.我需要调用kill(SIGTERM或SIGKILL)来终止守护进程.不幸的是,gprof的手册页说明如下:
配置文件程序必须调用"exit"(2)或正常返回,以便将配置文件信息保存在gmon.out文件中.
是否有方法可以保存使用SIGTERM或SIGKILL杀死的进程的分析信息?
我刚刚了解了4k演示场景比赛.它包括创建一个4KB的可执行文件,它可以呈现一个漂亮的3D场景.引用的演示是为Windows构建的,所以我想知道如何在Linux上创建4KB的OpenGL场景.
一个简单的"你好世界"已经消耗了8KB:
$ cat ex.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
$ gcc -Os ex.c -o ex
$ ls -l ex
-rwxrwxr-x 1 cklein cklein 8374 2012-05-11 13:56 ex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使用ansible 2.0.2.0从任何计算机更新我的静态网站.我的playbook只在localhost上运行,基本上有两部分:
apt任务become: truecommand没有任务become.我宁愿在同一个剧本中使用这两个部分,这样我就不必担心切换计算机时的依赖性.理想情况下,我希望ansible检查apt软件包是否已安装,如果需要安装任何密码,则只询问密码.
到目前为止我探索过的其他不太令人满意的替代方案及其缺点如下:
sudo ansible-playbook ...:运行非特权部分root,在不需要时询问sudo密码;ansible-playbook --ask-become-pass ...:总是询问sudo密码,即使不需要安装新软件包;ansible-playbook ...:失败了sudo: a password is required.有没有办法将特权和非特权部分保存在同一个剧本中,而不必不必输入sudo密码,也不给无特权部分提供不必要的权限?
Linux内核网络堆栈具有两种结构:
struct socket,通常存储在变量中 sockstruct sock,通常存储在变量中 sk这两种结构基本上是相连的,但似乎寿命略有不同.人们可以找到一个sk通道sock->sk,或找到一个sock通道sk->sk_socket.
为什么有两种结构来存储有关套接字的信息?假设我需要添加一个新字段,何时将其添加到struct socket何时struct sock?
UPDATE:请注意,我指的是struct socket在include/linux/net.hLinux源代码,这只是针对内核代码了,里面没有 /usr/include/sys/socket.h这意味着用户空间.
我在统计模块中偶然发现了SciPy源代码中的这行代码:
return 1.0*(x==x)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这是否会归还其他东西1.0?换句话说,是否有X使得任何价值x == x持有False?
我想使用boost :: program_options创建一个可执行文件,可以调用如下:
./example --nmax=0,10 # nmax is chosen randomly between 0 and 10
./example --nmax=9 # nmax is set to 9
./example # nmax is set to the default value of 1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以最小的代码以类型安全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您好我一直在尝试将GLSurfaceview叠加到现有视图上.下面的代码显示了我如何叠加.唯一不起作用的是glsurfaceview的透明度.
view = new GLSurfaceView(this);
view.setEGLConfigChooser(8, 8, 8, 8, 16, 0);
view.getHolder().setFormat(PixelFormat.TRANSLUCENT);
view.setRenderer(new Level1Renderer(this));
setContentView(R.layout.test);
addContentView(view, new LayoutParams(100,40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然后我将渲染器中的背景颜色设置为
gl.glClearColor(0.0f, 0.0f, 0.0f, 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有人可以告诉我我要遗漏的东西吗?
对于编写事件驱动的模拟器,我依赖于simpy,它大量使用Python生成器.我试图了解如何尽可能快地生成生成器,即最小化状态保存/恢复开销.我尝试了三种选择
并使用Python 3.4.3获得以下结果:
class_generator 20.851247710175812
global_generator 12.802394330501556
local_generator 9.067587919533253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代码可以在这里找到.
这对我来说是违反直觉的:在类实例中存储所有状态意味着只self需要保存/恢复,而全局存储所有状态应确保零保存/恢复开销.
有谁知道为什么类生成器和全局生成器比本地生成器慢?
我正在重用CMake项目中的一些autotools项目的一些C/C++源文件,我看到许多源文件散落着如下行:
#ifdef HAVE_UNISTD_H
#include <unistd.h> // for getpid()
#endif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会理解这个构造的目的,如果getpid()是可选的,并且它的调用被等效的HAVE_UNISTD_H指令包围.但是,没有HAVE_UNISTD_H源文件不编译,抱怨getpid()没有定义.这比让我知道unistd.h没有找到的编译器感觉更加神秘.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其他流行的宏包括HAVE_STDINT_H,HAVE_INTTYPES_H等等,其存在是编译源文件所必需的.
为什么要包括HAVE_*警卫?我觉得他们只会带来不利因素:
HAVE_*定义正确的宏.#includes与#ifdefs 混合.通用接收卸载(GRO)是Linux中的一种软件技术,用于聚合属于同一流的多个传入数据包。链接的文章声称降低了CPU利用率,因为单个聚合的数据包会遍历网络堆栈,而不是每个数据包单独遍历网络堆栈。
但是,如果您查看GRO的源代码,那感觉就像是一个网络堆栈。例如,传入的TCP / IPv4数据包需要经过:
每个功能都执行解封装,并查看相应的帧/网络/传输头,如“常规”网络堆栈所期望的那样。
假设计算机不执行防火墙/ NAT或其他明显昂贵的每数据包处理,那么“常规”网络堆栈中的速度如此慢,以至于“ GRO网络堆栈”可以加速呢?
我正在尝试编写一个Python程序,它接受输入图像(例如JPEG)并生成“地球仪组件”输出图像,类似于le Paper Globe。本质上,如果输出图像被打印、剪切、折叠和粘合,人们应该获得投影到粗糙球体上的原始图像。
该程序会将输入图像划分为 32 个(8 个水平,4 个垂直)矩形,然后将每个矩形映射到一些精心选择的梯形上,或者更一般地说,映射到四边形上。我找到了一种将四边形映射到正方形的Pillow/PIL 方法,但找不到将矩形映射到四边形的方法。
有谁知道如何在Python中将输入图像的矩形映射到输出图像的四边形上?我更喜欢 Pillow/PIL,但任何可以打开和保存 JPEG 的库都可以。
linux ×3
python ×3
c ×2
c++ ×2
linux-kernel ×2
android ×1
ansible ×1
autotools ×1
bash ×1
boost ×1
equality ×1
executable ×1
generator ×1
ggplot2 ×1
gprof ×1
linker ×1
macros ×1
networking ×1
offloading ×1
overlay ×1
python-3.x ×1
r ×1
shell ×1
sockets ×1
transparenc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