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有关Haskell函数的理论问题,该函数可以接受任何类型的参数。具有类型签名的函数方式之间是否有区别
a -> b -> a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和
c -> a -> c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被实例化?任何帮助表示赞赏。
使用完全相同的种子和静态数据输入运行同一个 Python 程序两次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怎么可能呢?在 Jupyter Notebook 中调用以下函数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但是,当我重新启动内核时,结果会有所不同。当我从命令行将代码作为 Python 脚本运行时,这同样适用。人们还采取其他措施来确保他们的代码可重现吗?我找到的所有资源都谈到了播种。随机性是由 ShapRFECV 引入的。
此代码仅在 CPU 上运行。
MWE(在此代码中,我生成一个数据集并使用 ShapRFECV 消除特征,如果这很重要):
import os, rando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robatus.feature_elimination import ShapRFECV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classification
global_seed = 1234
os.environ['PYTHONHASHSEED'] = str(global_seed)
np.random.seed(global_seed)
random.seed(global_seed)
feature_names = ['f1', 'f2', 'f3_static',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f16', 'f17',
'f18', 'f19', 'f20']
# Code from tutorial on probatus documentation
X, y = make_classification(n_samples=100,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注意到在 C 程序中向量化循环时,与双操作数相比,使用 float 类型的操作数时实现的加速要大得多。
例子:
for (int i = 0; i < N; i++) {
a[i] += b[i] * c[i];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当 a、b 和 c 数组的大小分别为 20,000 并且我重复此循环 1,000,000 时:
如果没有矢量化,浮点数和双精度数大约需要 24 秒
使用自动矢量化(使用 -O1 -ftree-vectorize 编译),浮点数需要 7 秒,双精度数需要 21 秒
使用 OpenMP (#pramga omp simd),它类似于上面的要点。
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编辑:更多信息:
我正在使用 Spring Framework(-> Java)构建一个 Web 应用程序。出于测试原因,我创建了一个用户(通过 SQL 语句)。目前我正在研究密码加密,为此我使用 BCyrptPasswordEncoder。我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编码密码创建第一个用户。
换句话说:我可以通过 SQL 语句使用加密密码作为输入来创建新用户吗?如果是这样,我该如何输入编码密码?
我尝试过 {Bcyrpt}[hash],我在一些网站上读到过,但这似乎不起作用......
插入用户(用户名,密码)值('admin','passwd')
我想知道,当重写"常规"递归函数作为尾递归函数时,我该如何处理?有某种策略吗?
例如:我有这个简单的函数,我想把它变成一个尾递归的函数:
int rec(int n) {
if (n % 2 || n > 10) {
return n;
}
return rec(n+1) + rec(n+2);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任何帮助表示赞赏.
algorithm ×1
bcrypt ×1
c ×1
c++ ×1
encryption ×1
gcc ×1
haskell ×1
java ×1
openmp ×1
pseudocode ×1
python ×1
random ×1
random-seed ×1
recursion ×1
scikit-learn ×1
sprin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