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撰写关于如何在时间序列中应用LSTM神经网络的硕士论文.在我的实验中,我发现缩放数据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当我使用tanh激活函数,并且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时,模型似乎收敛得更快,并且验证错误也不会在每个纪元后显着跳跃.
有谁知道有什么数学解释吗?或者有没有文件已经解释过这种情况?
我有一个关于data.table的问题R
我有这样的数据集
data <- data.table(a=c(1:7,12,32,13),b=c(1,5,6,7,8,3,2,5,1,4))
a b
1: 1 1
2: 2 5
3: 3 6
4: 4 7
5: 5 8
6: 6 3
7: 7 2
8: 12 5
9: 32 1
10: 13 4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现在我想生成第三列c,它将a的每一行的值与b的所有先前值进行比较,并检查b的值是否大于a.例如,在第5行,a = 5,并且b的先前值是1,5,6,7.因此6和7大于5,因此c的值应该是1,否则它将是0.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a b c
1: 1 1 NA
2: 2 5 0
3: 3 6 1
4: 4 7 1
5: 5 8 1
6: 6 3 1
7: 7 2 1
8: 12 5 0
9: 32 1 0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有一个与R中的数据表相关的问题.例如,我有这样的数据
a=data.table(c=(1:10),d=(2:11))
a[1,e:=1]
c d e
1: 1 2 1
2: 2 3 NA
3: 3 4 NA
4: 4 5 NA
5: 5 6 NA
6: 6 7 NA
7: 7 8 NA
8: 8 9 NA
9: 9 10 NA
10: 10 11 NA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现在,我想逐行计算e的值,e的值等于(c + d)倍与前一行的e.所以数据表必须在这里逐行更新.我不想在这里运行for循环,因为它需要很长时间.你们有什么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