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理解模拟和仿真的含义一般,但我几乎总是对它们感到困惑.假设我创建了一个模仿现有硬件/软件的软件,我该怎么称呼它?模拟器还是模拟器?
任何人都能解释编程方面的差异吗?
额外奖励:这两个术语的英语差异是什么?(对不起,我不是母语人士:))
与维基百科相比,文件描述符的简化描述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需要?比如说,以shell进程为例,它是如何应用的?
进程表是否包含多个文件描述符.如果是,为什么?
我在LAMP/WAMP开始进行Web开发,这对我来说是合乎逻辑的.有一个名为Apache的Web服务器程序,用于在端口80(公共端口)上建立服务的网络部分.如果请求是常规HTML,则使用HTTP为其提供服务.如果请求是PHP资源,那么有一个mod_php,Apache调用PHP解释器来处理文件,然后它会返回HTML,它会像往常一样再次传输HTML.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Web框架?我遇到了基于Python的网站创建,还有Flask.什么是烧瓶,它与LAMP相比如何?Django/Ruby on Rails与烧瓶有什么不同?
LAMP比这些常见框架更慢 - 大多数人声称使用他们的框架部署Web应用程序很容易?
有人可以回答我,并提供一些好的地方来阅读这些.感谢您提前的答案.
Angular 2用什么来更新DOM.是Shadow DOM还是Virtual DOM?Angular 1中有没有这样的概念?
当我们启动服务器应用程序时,我们总是需要指出它侦听的端口号.但这种"倾听机制"是如何在幕后实施的呢?
我目前的想象是这样的:
操作系统将端口号与某个缓冲区相关联.服务器应用程序的职责是监视此缓冲区.如果此缓冲区中没有数据,则服务器应用程序的侦听操作将仅阻止该应用程序.
当某些数据从线路到达时,操作系统将知道该数据,然后检查数据并查看它是否针对此端口号.然后它将填充相应的缓冲区.然后OS将通知被阻止的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应用程序将获取数据并继续运行.
问题是:
如果上述情况是正确的,那么操作系统怎么知道有来自电线的数据呢?它不能是繁忙的民意调查.它是某种基于中断的机制吗?
如果有太多数据到达且缓冲区不够大,是否会有数据丢失?
"监听端口"操作真的是阻塞操作吗?
非常感谢.
在Python中,我看到了许多调用多处理的例子,但目标只是打印一些东西.我有一个场景,目标返回2个变量,我需要稍后使用.例如:
def foo(some args):
a = someObject
b = someObject
return a,b
p1=multiprocess(target=foo,args(some args))
p2=multiprocess(target=foo,args(some args))
p3=multiprocess(target=foo,args(some args))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怎么办?我可以.start和.join,但我如何检索单个结果?我需要为我执行的所有工作捕获返回a,b,然后继续工作.
我已经制作了我网站的移动版本.然而,当加载页面时,首先显示该站点而不应用CSS,并且在一秒钟之后(最多)它应用CSS并正确地呈现它.这种行为在所有浏览器(包括移动浏览器)中都是一致的.
你有什么想法,我怎么能强制浏览器首先加载CSS(其尺寸非常小)然后呈现内容?我已经看到了将CSS文件包含在外面的东西head
,但据我所知这是违反规范的,我担心这样的黑客可能会在某些移动浏览器上制造东西.
谢谢!
这是源头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tle>Albite BOOKS mobile</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application/xhtml+xml; charset=UTF-8"/>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Free e-books for Java Mobile phones."/>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free ebooks, free books, book reader, albite reader, albite books, java mobile"/>
<meta name="language" content="en_GB"/>
<meta name="classification" content="public"/>
<link rel="shortcut icon" href="favicon.ico"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
<link href="/stylesheets/mobile.css?1289644607" media="screen"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head>
<body>
<!-- .... -->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Unicode字符串在Python的内存中如何表示?
例如,我可以将'abc'
其视为内存中的等效ASCII字节.整数可以被认为是2的恭维表示.但是u'\u2049'
,即使UTF-8
以'\xe2\x81\x89'
-3字节长的形式表示,如何可视化u'\u2049'
内存中的文字代码点?
是否有特定的方式存储在内存中?Python 2和Python 3是否以不同方式对待它?
对于任何好奇的人来说,很少有相关问题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程序,如: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x;
printf("Cool");
fd = open("/tmp/cool.txt", O_READONLY)
}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这open
是一个系统调用.我想当shell运行它时,它会进行一些其他系统调用来实现它吗?一个声明怎么样int x
- 在某些时候它应该在背景中有一些额外的系统调用来从计算机获取内存?
我不确定系统调用和普通内容之间的界限是什么......最终,一切都需要操作系统的帮助吗?!
或者就像C生成一个可执行程序(代码),它可以在处理器上运行,在达到系统调用之前不需要OS协助 - 此时它必须做一些事情来加载OS指令等......
有点模糊:)请澄清.
我正在进行如下查询:
SELECT
*
FROM a
WHERE DATEDIFF(D, a.DateValue, DateTimeNow) < 3;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并没有工作
我试图获取不超过3天的数据.
SQL服务器.
这该怎么做?
DATEDIFF工作太慢..
python ×2
terminology ×2
angular ×1
browser ×1
c ×1
css ×1
datetime ×1
emulation ×1
frameworks ×1
html ×1
networking ×1
projection ×1
shadow-dom ×1
simulation ×1
sql ×1
sql-server ×1
string ×1
system-calls ×1
unicode ×1
unix ×1
virtual-dom ×1
webserve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