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办法嵌套翻译查找?像这样的东西:
en:
uh_oh: 'Uh Oh!'
error1: :'uh_oh' + ' There was a big error!'
error2: :'uh_oh' + ' There was another big error!'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I18n.t('error1') #=> 'Uh Oh! There was a big error!'
I18n.t('error2') #=> 'Uh Oh! There was another big error!'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我尝试了很多变种,并尝试使用Ruby翻译文件而不是YAML.请注意,这确实有效:
en:
uh_oh: 'Uh Oh!'
error1: :'uh_oh'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I18n.t('error1') #=> 'Uh Oh!'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但是,如果我添加其他文本error1
,uh_oh
不会被翻译.
基本上我想避免总是传递通用术语,如下所示:
en:
uh_oh: 'Uh Oh!'
error1: '%{uh_oh} There was a big error!'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I18n.t('error1', {uh_oh: I18n.t('uh_oh')})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对于常见的术语uh_oh
,插值对于每次调用error1
(以及任何其他使用的键uh_oh …
我们的设置是Debian lenny上的标准nginx(版本0.7.59)+瘦上游服务器.现在我们在1个健壮的盒子上用于web/app和1分贝的盒子.最近我们开始注意到最终会开始"挂起",即他们将不再接收来自nginx的请求.我们有15个星期在运行,10-15分钟后,第一个或第2个将被挂起.如果整天离开,那些相同的几个加上几个也将保持挂起.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唯一修复是重启nginx.重新启动后,挂起的thins立即开始再次接收请求.因此,看起来这些可能已被从上游池中取出.
如果我正确理解文档(http://wiki.nginx.org/NginxHttpUpstreamModule#server),使用默认值(我们有),如果nginx在10秒内无法与后端服务器"通信"3次,那么将上游服务器设置为"不工作"状态.然后等待10秒,然后再次尝试该服务器.这是有道理的,但我们无限期地看到了薄薄的悬念.我尝试将每个thins的max_fails设置为0,但这没有帮助.我无法找出导致上游服务器永久"失效"的原因.
我们最近看到了很大的增长率,因此我们不确定它是否与此相关,或者由于更短时间内的更多流量而更加明显.
在nginx中还有其他东西(一个变化的指令或其他条件)会导致它将服务器完全从池中取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