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 R 制作了一张地图stat_density2d。这是代码:
ggplot(data, aes(x=Lon, y=Lat)) +
stat_density2d(aes(fill = ..level..), alpha=0.5, geom="polygon",show.legend=FALSE)+
geom_point(colour="red")+
geom_path(data=map.df,aes(x=long, y=lat, group=group), colour="grey50")+
scale_fill_gradientn(colours=rev(brewer.pal(7,"Spectral")))+
xlim(-10,+2.5) +
ylim(+47,+60) +
coord_fixed(1.7) +
theme_void()
Run Code Online (Sandbox Code Playgroud)
它产生这个:
伟大的。有用。但我不知道这个传说意味着什么。我确实找到了这个维基百科页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ltivariate_kernel_密度_估计
他们使用的示例(包含红色、橙色和黄色)指出:
彩色轮廓对应于包含相应概率质量的最小区域:红色 = 25%,橙色 + 红色 = 50%,黄色 + 橙色 + 红色 = 75%
然而,使用 stat_密度2d,我的地图中有 11 个等高线。有谁知道 stat_密度2d 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图例的含义是什么?理想情况下,我希望能够说明诸如红色轮廓包含 25% 的图之类的内容。
我读过这篇文章: https: //ggplot2.tidyverse.org/reference/geom_密度_2d.html,但我仍然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