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_*tio 5 database-design erd foreign-keys composite-primary-key
在 ERD 中,弱/非识别关系是连接两个强实体的关系,用虚线表示。强/识别关系是一种将强实体连接到弱实体的关系(弱实体是一种包含来自其相关实体的外键 [FK] 作为其自己的主键 [PK] 的组成部分),并被指示用实线。
我的问题是,那又怎样?为什么区分弱/非识别关系与强/识别关系如此重要,以至于 ERD 设计者应该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进行区分?为什么这么重要?
对我来说,ERD 中的每个元素和约定都应该添加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要么直接转换为数据库设计(即 DDL SQL 语句),要么至少解释重要但不一定明显的信息(以及最后一种情况的示例)将命名关系 - 它们不会转换为 SQL,但它们对于理解 ERD 非常有用)。为了讨论起见,这是一个示例 ERD(从另一个 StackOverflow 问题修改而来):

我已经考虑了很多,对我来说,实线与虚线添加的唯一信息已经在以下约定中得到充分传达:
据我所知,实线与虚线的关系线没有增加额外的有用信息。这种约定不是添加信息,而是不直观且非常混乱。作为它们造成的混淆的一个例子,StackOverflow 上有许多重复的问题,询问哪个是哪个;这里只是几个例子:
任何人都可以向我解释约定添加的哪些附加信息不包含在 FK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PK 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中?我正在认真考虑完全忽略约定(也就是说,我想开始用所有实线绘制我的 ERD),但如果有人能指出我忽略的重要内容,我将不胜感激。
ER 模型图中使用的约定是,引用(外键)属性根本不显示,除非它们是主键的一部分。如果需要引用属性,则应该通过关系线的存在来暗示它们。因此,即使外键属性是主键的一部分,也没有标准或普遍认可的 ER 表示法。需要引用属性来识别实体实例的情况通常在 ER 图上使用虚线关系线来标注。这里的动机大概是“主要”关键属性被认为是强制性的和重要的,因此它们对其他事物的依赖也很重要。
如果您的图表以其他方式显示外键属性,那么在我看来,识别/非识别关系之间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您使用什么符号,最终重要的是您的观众正确理解您的图表。
| 归档时间: |
|
| 查看次数: |
4958 次 |
| 最近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