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_*ara 15

喜欢Roger Peng在比较他的ppt中的Base/Lattice/gglot2包时所说的内容:https: //github.com/rdpeng/CourseraLectures/blob/master/ggplot2_part1.pptx

基础

  1. "艺术家的调色板"模型
  2. 从空白画布开始,然后从那里开始构建
  3. 从绘图功能(或类似)开始
  4. 使用注释函数添加/修改(文本,线,点,轴)

优点:

方便,反映了我们如何构建绘图和分析数据

缺点:

  1. 一旦情节开始就不能回去(即调整边距);
  2. 需要提前计划
  3. 一旦创建了新的情节(没有图形"语言"),很难"翻译"给他人.Plot只是一系列R命令

格子

使用单个函数调用创建绘图(xyplot,bwplot等)

优点:

  1. 最有用的条件类型的情节:看看y如何随x的水平变化
  2. 可以考虑自动设置边距/间距,因为一次指定了整个绘图
  3. 适合在屏幕上放置许多地块

缺点:

  1. 有时难以在单个函数调用中指定整个图
  2. 情节中的注释不直观
  3. 面板功能和下标的使用难以使用,需要紧张的准备
  4. 一旦创建,就无法"添加"到绘图中

GGPLOT2

优点:

  1. 拆分基数和格子之间的差异
  2. 自动处理间距,文本,标题,但也允许您通过"添加"进行注释
  3. 与晶格表面相似但通常更容易/更直观地使用
  4. 默认模式为您做出了很多选择(但您可以自定义!)

  • ggplot2的缺点:(1)"魔法"评估模型(即与基础R和其他软件包非常不同,可能更难理解); (2)可能比格子更难定制(超出包装允许的范围); (3)如下所述,没有对应于persp()[base],wireframe()/ cloud()[lattice]的3-D透视图; (4)格子包含一些功能,如[banking](https://eagereyes.org/basics/banking-45-degrees)(宽高比控制),不在ggplot中; (5)速度; 与格子相比,ggplot很慢,特别是对于刻面. (8认同)

Sha*_*ane 13

在Learn R博客上的组博客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