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任何理由将电源选项保持在默认的“平衡”而不是“高性能”?

Ray*_*and 4 configuration electrical-power windows-server-2012

我们在本地托管合作伙伴处租用我们的服务器,他们管理设置和设置,我们只是使用它们。但是我们也有管理员权限,但管理层就在他们身边。因此,如果我切换 importend 的东西,我会事先让他们知道。最近我发现至少有一些服务器将电源选项设置为平衡计划。由于在 Windows Server 2012 中推荐使用此选项,我不明白为什么此计划可能是最糟糕的计划?既然我们都希望性能优于服务器上的能源使用,我想,为什么仍然推荐该值?

此外,当我将其切换到高性能时,我没有看到确切的变化,有没有人对在相同情况下以平衡和高性能运行的服务器进行测试?

对我来说,将其设置为高性能很明显,但我想了解更多细节。据我所知,唯一的负面影响是电费和可能更常用的硬件..对吗?

如果我在本地机器上查看电源计划的详细信息,我会看到处理器电源管理下的 CPU 选项,在服务器上,处理器电源管理下只有系统冷却策略。似乎CPU无论如何都没有被节流?!此设置在所有计划下似乎都相同。

服务器设置

sho*_*hok 11

简短回答 使用具有快速 C6(核心/模块电源门控)功能的现代处理器,两种电源配置文件之间的功耗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由于不同 CPU 在省电模式下的行为方式,使用“平衡”配置文件可能会损失相当大的性能。所以我建议您使用“高性能”配置文件,除非您有充分的理由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

长答案 不同的电源配置文件通常会调整以下三个关键区域:

  • CPU P 状态(频率/电压):在这些状态下,CPU 处于活动状态,尽管具有不同的性能配置文件。P0 状态通常代表最高性能(和更高电压)的 CPU 状态,如 P1-2-3-4-等。表示频率/电压曲线中的较低点。这意味着 P0 状态比 P4 具有更高的功耗。保守的电源调节器可以强制 CPU 在较低消耗(和较低性能)的 CPU 状态下停留更长时间,甚至限制其最大频率。从 P 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非常快(基本上它是一个过程可以改变其电压/频率的速度的函数);
  • CPU C 状态(空闲/待机状态):在这些状态下,CPU 或其部分处于断电状态。因此,C0 表示完全活跃的 CPU(没有任何东西在休眠),C1 状态表示停止的时钟,而 C1E 表示停止的时钟较低的电压,依此类推。最后,从 C6 状态之后(Haswell 可以降到 C10)CPU 核心实际上是 0V,因此功耗非常低(只有外部组件,如 L2/3 缓存和总线,需要供电)。C0 和其他状态之间的切换传统上非常缓慢,因此 C1E+ 电源状态被降级为相对较长的空闲时间。Nehalem(第一代 i3/i5/i7)彻底改变了这一点,因此请阅读以下内容以了解它现在的工作原理;
  • 外部链接频率/通道/等:内存、QPI 和 PCI-E 链接可以进行电源和通道门控,尽管方式不同。

上述信息如何影响功率调节器/配置文件?基本上,性能优化的调速器会一直启动时钟,消耗更多功率。但是在空闲时,即使是性能调节器也会让内核发出 HALT 指令,这会将 CPU 推入 C1 状态。在更多的空闲之后,内核将进入 C2 状态,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来自 Nehalem(或 Bulldozer,对于 AMD)的 CPU 随后在内部将 C2 状态重新映射到 C6 - 将电压降至 0。因此,即使电源调节器离开CPU 处于最大时钟(例如 3 GHz)时,C6 状态有效地覆盖它,将频率电压变为 0。一些处理器/PCU 更加激进,重新映射 C1E(在一些 C1 时间之后和内核之前自动进入)切换到 C2) 到 C6。 因此,简而言之:高性能电源调节器让 CPU 以最大速度运行,但现代 CPU 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动关闭。这意味着性能调节器将提供高速和合理的功耗。

另一方面,“平衡”功率调节器将尝试调整到下限 CPU 频率(以利用 P 状态节省)。虽然使用旧 CPU,这是非常合理的,但使用现代 CPU,您的功率仅略低。同时,由于调控器默认要求较低的频率,您可能会失去相当多的性能。此外,外部链接通常在进入睡眠状态后唤醒较慢,因此这是平衡和保守电源选项的另一个影响速度的风险。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Windows 2008R2+ 平衡电源配置文件只是非常温和地尝试节省电源 - 在许多情况下,它的行为与“高性能”配置文件相当。

一些有趣的读物:

  1. http://www.anandtech.com/show/2919
  2. http://www.hardwaresecrets.com/article/Everything-You-Need-to-Know-About-the-CPU-C-States-Power-Saving-Modes/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