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 10
请记住,mac 地址仅在本地有意义。
当始发站(站 A)开始传输数据包时(比如站 z),它会查看 Z 的 ip 地址 A 自己的 ip 地址和 A 的网络掩码。一旦确定 Z 不在本地子网上,它就会查看其路由表以查看是否可以到达 Z 所在的网络。大多数服务器都有一个默认路由,但可以有多个路由,静态配置或动态学习。
一旦 A 在它的路由表中找到 Z 的子网,它就会对可以到达 Z 的网关 (g1) 的 IP 地址执行 arp。A 现在拥有 g1 的 mac 地址。它把帧放到网络上,有A的源IP,z的目的IP,A的源mac地址,但是g1的目的mac地址。这就是它如何到达网关。(IP地址永远不会被触及)
所以,现在框架已经到达了 g1。网关重复该过程,查看 Z 的子网是否在本地连接。如果是,则是 Z 的 mac 地址的 arp。一旦有了它,它就会发送带有 A 的源 IP、Z 的目标 IP、网关的出口接口源 mac 地址的帧,但这次是 Z 的目标 mac 地址。
Z不是本地的,而且还有一个路由器,那么网关会arp g2的ip,得到它的mac地址。然后它将再次发送该帧,这一次带有 A 的源 IP、Z 的目标 IP、g1 的出口接口的源 mac 和 g2 的入口接口的目标 mac 地址。这种情况一直发生,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为止。
基本上,源 mac 地址不断变化,但来自传输帧的最后一个设备,目的 mac 地址不断变化,但它是帧要发送到的下一个设备,直到最终成为实际的站 Z。
此外,这仅适用于全以太网世界。数据包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介质传输,例如 T1 或 sonet,它们的工作方式与以太网不同,并且根本没有 mac 地址。(虽然可能与该介质等效)
归档时间: |
|
查看次数: |
14173 次 |
最近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