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与软件负载平衡器:只是成本问题?

tim*_*mmy 27 load-balancing

如果成本不是问题,与硬件负载均衡器相比,为 Web 流量部署软件负载均衡器是否有任何好处?

Jes*_*r M 34

“硬件”和“软件”负载均衡器之间的区别不再有意义。所谓的“硬件”负载平衡器是一个 PC 级 CPU、具有数据包处理能力的网络接口,以及一些将它们绑定在一起的软件。在具有现代 NIC 的良好服务器上实现的“软件”负载平衡器是......相同的。

您通过 F5 或 Citrix Netscaler 等高端商业产品获得的是:

  • 丰富而深入的功能集。他们的解决方案很成熟,可以快速处理所有常见需求和一些不常见的需求。
  • 出色的统计数据。管理类型喜欢统计数据,网络技术人员意识到统计数据也可用于故障排除。
  • 当某些东西不起作用时,一个供应商会窒息,即直接与解决方案供应商签订支持合同。
  • 更低的工资成本。该设备大部分都可以正常工作,管理一个不需要那么多小时。

对于(开源)软件负载平衡器,您不会得到相反的结果,您得到的取决于您选择的软件以及您如何进行。也就是说,通常你会看到:

  • 设置初始解决方案的时间更长。特别是如果您需要的不仅仅是负载平衡、fx 缓存 + 内容重写 + HA,那么设置开源软件需要更多的工时。
  • 你建造它,你拥有它。如果您的公司使用内部技术设置开源软件负载平衡器,那么您自己对解决方案负 100% 的责任。文档、升级路径、灾难恢复等都需要考虑并可能由实施。

区别并不在于“硬件”与“软件”。它是“购买经过验证的技术堆栈作为设备”与“自己构建”。当然,在做出最终决定时需要考虑许多变量(成本、内部技能、对停机时间的容忍度、未来增长等)。

  • 好点,但肯定有基于 ASIC 的负载平衡器 (F5/ACE/..?) 在分布式处理器中处理“很多”,而不是在 CPU 中。我也对工时问题提出质疑,特别是如果进行设置的专家工时成本。 (2认同)